弗莱彻级驱逐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的驱逐舰级,总计生产了175艘,是单一生产量最高的驱逐舰级,因此也常被当作二战美军最具代表性的驱逐舰。弗莱彻级驱逐舰在众多方面都被认为性能优秀,胜任防空、反潜与水面作战各种任务,航程又足以覆盖美军舰队在太平洋上的行动。此级驱逐舰于二战后大多仍继续服役,加上之后移交美国盟友之海军,总服役时间相当的长。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7月28日)
事实速览 弗莱彻级 Fletcher class, 概况 ...弗莱彻级Fletcher class1942年的“弗莱彻”号驱逐舰概况舰种驱逐舰舰级弗莱彻级拥有国
美国海军
阿根廷海军
巴西海军
智利海军
哥伦比亚海军
希腊海军
意大利海军
日本海上自卫队
墨西哥海军
秘鲁海军
韩国海军
西班牙海军
中华民国海军
土耳其海军
西德海军
前型格里维斯级驱逐舰次型艾伦·M·桑拿级驱逐舰动工日期1941年-1943年下水日期1942年-1945年入役日期1942年退役日期1971年(美国海军)2001年(墨西哥海军)数量175技术数据排水量标准:2050吨满载:2500吨长度114.8米型宽12米吃水5.3米功率60000匹轴马力最高速度36.5节续航力4779 浬(15节)乘员329人武器装备初始设计5门单装Mk12 5英寸38倍径炮2-5门双连装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7-12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2具五连装Mk 15型鱼雷发射管2架深水炸弹投放轨6具K型深水炸弹发射器(K-gun)关闭
Remove ads设计
弗莱彻级驱逐舰设计图
弗莱彻级是美军在后条约时代设计的第一代驱逐舰,其中专门注重在太平洋作战的需要。在伦敦海军条约失效后,美国海军决定设计比格里维斯级驱逐舰更大的驱逐舰以确保足以对抗日本后条约驱逐舰。弗莱彻级在主武器火力上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强化了防空火力,具有更好的扩充性。相比之前的班森级和格里维斯级驱逐舰,弗莱彻级的排水量增加了约500吨,轴马力也因此从50000匹提高到了60000匹。和前级舰艇相比更大的舰体使得弗莱彻级除了能沿中心线搭载5门Mk 12型5英寸38倍径炮(英语:5"/38 caliber gun)和2具五联装Mk 15型鱼雷发射管以对抗它国同级驱逐舰外,还有可观的防空火力。在最初的设计中,弗莱彻级只有一门四联装28毫米75倍径高射机炮和六挺勃朗宁M2重机枪作为防空火力,在二战爆发后,面对日军航空兵的威胁,防空火力被逐渐加强到了两门双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和七门单装厄利孔20毫米机炮。为了应对二战后期日军的神风自杀式攻击,自1945年开始共有51艘弗莱彻级驱逐舰接受了进一步的防空火力改装,拆掉了舰艏鱼雷发射管和舰舯双联装40毫米炮,以两门四联装40毫米炮代替,七门单装20毫米炮也被换成六门双联装20毫米炮[1]。在反潜作战方面,原本设计中的弗莱彻级在舰艉部有两架深水炸弹投放轨,在二战期间则在两舷又加装了6具K型深水炸弹发射器(K-gun),可将炸弹抛射至137米之外。
Remove ads历史
1942年6月4日对美国海军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中途岛,美军击沉了4艘日本航空母舰,顿挫了日本帝国海军的气势。同一天,弗莱彻级的首舰“弗莱彻”号(以纪念著名美国海军将领弗莱德·弗莱彻)也在东海岸入役。美国惊人的生产力也在弗莱彻级上得到了展现——从开工到下水平均只需212天,再到正式入役平均只需152天,总计364天,比前级快了10%,庞大的数目为盟军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小贡献。[2]
弗莱彻级驱逐舰在二战中共制造175艘(另有13艘的订单随着战争结束被取消),损失25艘,其中19艘被击沉,另6艘损坏过于严重放弃修复。44艘得到超过10颗战斗之星,19艘得到海军部队嘉奖(英语:Navy Unit Commendation),16艘得到总统部队嘉许奖。二战结束后,所有驱逐舰均被除役封存,但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又被大批召回继续服役,其中39艘接受了现代化改装。
在1950年代,大量弗莱彻级驱逐舰在接受现代化改装后被转卖给美国的盟国海军,其中2艘给日本海上自卫队、3艘给大韩民国海军、4艘给中华民国海军。美军剩余的弗莱彻级,除“苏利文兄弟”号、“纪德”号和“卡森·杨”号外,均在1970年代被解体。最后一艘除役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是墨西哥海军的“库伊特拉华克(英语:USS John Rodgers (DD-574))”号(ARM Cuitláhuac),于2001年除役,在争取保存失败后于2010年解体,意味着弗莱彻级驱逐舰服役长达近60年,并一直使用到21世纪。[3]
Remove ads同级舰
由于数量众多,仅简介比较有名的舰艇:
参见:弗莱彻级驱逐舰列表(英语:List of Fletcher-class destroyers)
“弗莱彻”号(DD-445):是弗莱彻级命名舰,参与多场海战,是名列前茅的武勋舰。
“尼古拉斯”号(英语:USS Nicholas (DD-449))(DD-449):最初下水的弗莱彻级,在27年的服役期间中经历大小战役,获得多达30个战斗星章,是历史上获得最多星章的美国海军舰艇。
“欧班农”号(英语:USS O'Bannon (DD-450))(DD-450):二战美国海军驱逐舰的第一武勋舰[a],也是幸运舰,该舰在整个服役生涯中没有一位船员因受伤而领取紫心勋章。在维拉拉维拉海战以前完全没受到够大的损伤,还创下用马铃薯抗击潜艇的传说。
“普林格尔”号(英语:USS Pringle (DD-477))(DD-477)、“史蒂芬”号(英语:USS Stevens (DD-479))(DD-479)、“海福德”号(英语:USS Halford)(DD-480):曾改装为航空驱逐舰的三艘弗莱彻级,2号烟囱以后的后鱼雷发射管、3号5英寸38倍径炮座和后甲板室的第二层被飞机弹射器及起重机,从而弹射OS2U(英语:Vought OS2U Kingfisher)水上飞机。由于该弹射器在操作上不适合预期用途,最终从普林格尔等舰拆除,改回弗莱彻级标准配置。
“金佰利”号(DD-521):1967年由美国海军移交中华民国海军。
“梅兰利”号(DD-528):曾于1945年冲绳岛战役中遭日军神风自杀机攻击,所幸幸免于难;后于1971年售予中华民国海军并改名为“庆阳”号,为国军第一艘自费购买的阳字号驱逐舰;最后于1999年除役、2001年凿沉为人工鱼礁。
“苏利文兄弟”号(英语:USS The Sullivans (DD-537))(DD-537):以纪念在瓜岛海战中同时战死的苏利文五兄弟,现正停泊在纽约州布法罗市中作为纪念舰。
“约翰斯顿”号(DD-557):萨马岛海战中,约翰斯顿号为掩护美军护航航母,与其他两艘驱逐舰一道向包括4艘战列舰(包括“大和”号在内),8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的日本主力舰队发起了勇敢的冲锋。约翰斯顿号用尽所有鱼雷,在被战列舰火炮击中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向日舰开火,直至战沉;舰长伊文斯以下186人殉职。
“约翰·罗杰斯”号(英语:USS John Rodgers (DD-574))(DD-574):战后在墨西哥海军一直服役到2001年,是全球最后一艘除役的弗莱彻级。
“威廉·D·波特”号(DD-579):美国海军“最倒霉”的舰艇,曾经误发鱼雷险些击中当时承载着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衣阿华号战列舰[4];最后于1945年被击沉。
“舒列特”号(英语:USS Charrette)(DD-581):战后由希腊海军接收,现今停泊在雅典旧法利罗作为博物馆舰,也是现存四艘弗莱彻级中唯一停泊在外国的博物馆舰。
“爱尔本”号(英语:USS Erben)(DD-631):战后于1963年拨交大韩民国海军改名为“忠武”号,为韩国海军建军第一艘大型水面舰艇。
“纪德”号(英语:USS Kidd (DD-661))(DD-661):因与著名海贼威廉·基德同名,是美国海军唯一认可能挂海盗旗作为装饰的军舰,别名“太平洋的海盗”。现在路易斯安那州巴顿鲁治作博物馆舰。
“卡森·杨”号(英语:USS Cassin Young)(DD-793):现停泊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中作纪念舰,供游人参观。
中华民国海军阳字级驱逐舰
有4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在二次大战后加入中华民国海军,成为其主力的阳字级驱逐舰:
贵阳舰
庆阳舰
安阳舰
昆阳舰
脚注
[a]在二战期间欧班农号一共获得17个战斗星章,其姊妹舰尼古拉斯号仅获得16个星章排行第二。而战后尼古拉斯号又在朝鲜战争中获得5个星章,在越战中获得9个星章,最终反超欧班农号。
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